99%=0,别让差不多毁掉你的人生!

119

mmexport1549771761098_mh1549772288499.jpg

有一道数学题,题目是0.9的n次方等于多少?


当n=4的时候, 0.9*0.9*0.9*0.9≈0.656,

当n=5的时候,0.9*0.9*0.9*0.9*0.9≈0.590,

当n=10 的时候,0.9的10次方≈0.349,

当n等于22时候,0.9的22次方≈0


也就是说有无数个0.9相乘其结果等于0。


这道数学题目诠释了什么叫做“责任感被稀释“”


如果你做一件事每次都用0.9的心态去做,这种心态被我们称之为“差不多”,也就是说一件事情的每个环节,我们都用“差不多”的态度去完成,就好比多个0.9相乘,其结果很有可能不及格,甚至等于0。


原来有多少人的一生,或许是被“差不多”毁掉的。


不要觉得这是危言耸听,一个人从平庸到优秀很容易,但是从优秀到**非常难,因为他要克服的是人性当中很多的劣根。


一个**的人对待事情是精益求精的态度,一个平庸的人是得过且过的态度,一个优秀的人或许是差不多的态度。


用数字量化,**的人付出的是100分的态度;优秀的人是90分的态度;而平庸的人是破罐子破摔,60分的态度。


这就是差距。


虽说是活到老学到老,要改变何时都不晚,但是黄金学习期和机会的爆发期都是有限的。

万万不可在一切皆有可能的年纪,早早地把自己的机会之门都关上,抱着差不多的思想,看似与世无争,以为就能躲过外面世界竞争激烈的纷纷扰扰了吗?



该来的还是会来,该承受的早晚还是要承受。


上学时候曾读过读胡适先生的《差不多先生》,如今再读,感触更深。


各位差不多先生的形成都有相似之处:


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只是一种侥幸心理,时间一长觉得这么得过且过也挺好,何必高要求严标准的和自己过不去?


一时的放松慢慢变为习惯,又慢慢变为理念。更可怕的是,这种理念会形成一个圈子,一种氛围,影响周围的人。



人与人之间的梯度一旦拉开,以后就会成幂次方增长,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等到十年、二十年的同学聚会上,你看着别人过着中产以上的小资生活,前景还那么的光明,再看看自己,飞不高跳不远,人生早已定格,到底是什么让大家成了这番模样?


恐怕到最后也只能让你的差不多理念来安抚自己久久不能平静的内心了。


也许你会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命,不是人人都那么急功近利,喜欢财富和荣誉。


如果你能过得好一点,能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能成为父母、朋友口中引以为傲的人,当这一切自动送到你面前的时候,你一定不会拒绝。


你拒绝的只是得到他们的过程中的所有不确定,以及这不确定带来的那些痛苦、纠结的煎熬岁月。


这时候,你需要一个说辞、一个借口来让自己好过一些,于是“差不多”的理念从脑海里一闪而过。


只要你接受了它一次,以后的每一次,当你想退缩的时候,它都会如期到来。


人的惰性真的很可怕,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想办法去克服自己的惰性,因为一旦任由松懈的念头掌控自己,再想回到之前打了鸡血的状态,就会难上加难了。


中国有一句经常拿来安慰自己的古话“尽人事儿,听天命”。

但如果你自己根本没有尽到人事,又凭什么要求听天由命?

毁掉你人生的不是天意,而是你对人生得过且过,万事“差不多”的态度。

如果有一天,当你用****的心态做事的时候,你会突然发现:所谓的上帝只不过是你自己,所谓的天命,只不过是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坚持不懈努力!


微小v


www.youkaikeji.com

昵称:
内容:
提交评论
评论一下